“金九银十”秋招季,“百万英才汇南粤”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再启,深圳联合汕尾“组团”赴上海、山东两地12所知名高校,主动叩响高校毕业生的机遇之门。这场招才引智活动炒股配资门户网,不仅搭建起南北区域人才对接的桥梁,更展现了汕尾以就业优先为导向,全力书写“以才兴城”新篇章的坚定决心。
南北牵手,精准引才搭建对接平台
活动现场,热烈的气氛驱散了初秋的凉意。各招聘展位前,学子们手持简历,仔细咨询岗位信息,与企业代表深入交流。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电子信息专业的张同学表示:“这场招聘会让我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企业,对比平时自己在网上查询的信息更加透彻。”
本次山东站招聘活动,汕尾市组织了30家次用人单位,提供163个优质岗位,其中硕士岗位3个、本科岗位160个,涵盖智能制造、海洋经济、信息技术等汕尾正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。招聘团将陆续走进山东大学、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,精准对接山东高校优质人才资源。
此外,汕尾还精心组织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、汕尾市百千万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、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等21家企事业单位,携602个优质职位奔赴上海纳才,职位涵盖临床医学、电线电缆、电子信息工程、教育专业等多个领域,月薪均达到万元,展现出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和优厚待遇。
“人才是第一资源,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。”汕尾市人社局局长陈良川表示,“百万英才汇南粤”活动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招聘,更是一次战略布局,通过汇聚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,为汕尾的新兴产业注入“智力动能”,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。
企业青睐,跨区域引才布局未来
跨区域招才引智不仅是企业延揽英才的渠道拓展,更是布局未来的关键一步。汕尾移动市场部主任邹东霞表示:“近两年,我们公司正重点向AI领域发展。山东大学作为全国重点高校,学生素质高、专业扎实,非常符合我们的用人需求。‘百万英才汇南粤’活动为汕尾移动搭建了与优秀学子面对面交流的高效平台。”
信利国际有限公司人事专员彭序彦介绍了企业的引才诚意:“我们为应届生提供10万-12万元的年薪,公司周边配套五大宿舍区,租金优惠,交通便利。通过本次招聘会,我们不仅扩大了品牌影响力,也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鲜血液。”
企业是用人主体,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。汕尾市人社局积极推动产教深度融合,引导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,变“输血”为“造血”。
整合全市职业教育资源,汕尾组建了职业教育集团和技工教育集团,形成“院校+行业+企业”协同育人格局。聚焦汕尾承接深圳产业转移及重大项目需求,技工教育集团动态优化专业设置,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。
校企合作方面,汕尾推动校企共建产业学院、订单班和实训基地,实现“招生即招工、入学即入职、毕业即就业”。汕尾技师学院与比亚迪共建“工学交替”班,每年定向输送200名学生;与南海海缆共建中天科技产业学院,开设校企合作课程。这种“校中厂”“厂中校”模式成效显著,多个专业入选全国工学一体化试点。
就业优先,全方位服务提升引才实效
为提升就业对接实效,汕尾市人社部门全程优化服务流程,从岗位筛选、信息发布到现场组织、流程管理,全面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效。
这种全方位的服务理念也体现在汕尾整体的招才引智战略中。面对“史上最难毕业季”的挑战,汕尾这座充满活力的滨海城市,以其满满的诚意与广阔的发展机遇,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人才答卷。
自“百万英才汇南粤”行动全面启动以来,汕尾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紧抓机遇、乘势而上,坚持以就业优先战略为引领,聚焦“引才、育才、用才、留才”全链条精准发力,成功构建了“政府搭台、企业唱戏、政策护航”的多元协同模式。
引得来是第一步,育得好、留得住更为关键。汕尾市人社局着力构建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,以真心实意的服务和扎实有力的保障,让人才安心、安身、安业。
在政策保障方面,汕尾迭代升级“善美英才”计划,打造“引才无忧包”,统筹资源提供40间“善美驿站”免费住宿。2020年以来累计发放人才房票860万元,受理通过各类人才补贴2.65亿元,惠及高层次人才2980人次。
在服务机制上,汕尾深化“人社局长千企行”“入户联心”服务机制,深入企业一线调研,解决人才职业发展、子女教育等诉求。同时,建立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“实名制”动态跟踪帮扶机制,实施“一人一策”精准帮扶。
随着“百千万工程”蓝图的逐步实现和“融湾强带”战略的深入推进,汕尾这座滨海城市正以其独特的魅力、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满满的人才诚意,吸引着越来越多青年才俊的目光。接下来,汕尾还将持续走进国内多所高校开展引才活动,不断拓宽招才引智半径,为汕尾“做实做强西承东联桥头堡、全力打造东海岸重要支点”提供坚实人才支撑。
来源:南方+
配资指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